东莞人大网欢迎您!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 > 市人代会 >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10-03-31 15:37
  •          
  • 来源: 市人大
  •          
  • 发布机构:市人大
  • 【字体:   打印

    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10120在东莞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张俊阳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受最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动力,认真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下滑势头,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基本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步回升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扭转了经济下滑势头,推动了稳步回升。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实现37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生产总值56500元,增长10%增速快于GDP增速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6.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1.9%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财税收入明显回升,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628亿元,增长4.5%,其中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亿元,增长10.5%存贷款大幅增加,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095亿元,比年初增长14.3%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4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进出口总额941.6亿美元,下降17.0%,其中外贸出口551.7亿美元,下降16.0%,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0.88.2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3.1%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面实施“1+26”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三大产业比例从上年的0.352.846.9调整为0.347.851.9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增金融机构3家,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5家,东莞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承办首届广东外博会和中国动漫博览会,全年累计举办大中型展会48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39.5万亩,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新认定省级农业园2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民营经济优化发展,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同比增长13.4%;内源型经济占生产总值的62.5%,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加快,全年共有339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为三资或民营企业,比上年增长70%。内销市场加快拓展,外资企业内销总额占销售总额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9.5%。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增长6%,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47宗;实际引进内资122亿元,增长42.4%,其中超亿元项目77宗。

    (三)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加快落实科技东莞配套政策,大力培育“两自”企业和各类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研发机构84家,是历年总和的6倍。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900家,增长15%。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是历年总和的1.8倍。新增省级企业工程中心10家,累计34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名标25个。专利授权量增长45%,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89家。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个,认定首批市级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15个。建成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组建市产业支援联盟,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综合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合作项目1268个。科技金融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四)节能减排有效推进。完善节能减排工作制度,节能减排目标有效落实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完成年度预期目标。每万元生产总值电耗下降4.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9.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6.8%。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和企业清洁生产,中堂、石龙两镇试点规划通过评审,新认定21家市级清洁生产企业。划定29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工程32项、配套截污主干管网18项。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投入营运,污泥集中处理工程动工建设。关闭“四纯两小”企业和小规模造纸企业156家,拒批污染项目148个。深入开展“五整治”和城乡“六乱”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28.5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5%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技术评估。

    (五)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推进139项市、镇重点项目建设,实行重点项目领导挂钩督导和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穗莞深、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全面开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国家审批,轨道交通R2线起点站动工。莞惠高速东莞段、莞深高速三期、惠常高速东莞段建成通车,广深沿江高速、常虎高速虎门港支线、博深高速以及主干公路和镇村联网路顺利推进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7项。第六水厂竣工使用,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水利防灾减灾工程123宗,完成市区11个内涝点整治。“三院一中心”工程主体竣工。新开工篮球中心、市中医院新院、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三期等项目。市属园区加快建设。松山湖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台湾高科技园等建设,虎门港保税物流中心建成使用,生态园启动治水、绿化、道路等30项重点项目,长安新区用海申报、规划环评等通过评审。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安排我市11项合计4260万元,涉及总投资8亿元,已100%动工兴建,投资完成率为51%

    (六)区域协调扎实推进。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支持镇村发展,市财政共支出40.9亿元对镇村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帮扶,延长原11个欠发达镇每镇5亿元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对新增的欠发达镇提供连续3年每年1亿元的扶贫贷款贴息,拨付2.35亿元补助经济综合实力排名靠后的村(社区)专用于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支出。扎实推进深莞惠紧密合作,召开3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建立三市合作机制,签署框架协议文件,积极推动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界河污染整治、产业创新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领域25项近期合作的重点事项。双转移战略扎实推进,市财政投入1亿元加快建设与惠州、韶关合作的市级产业转移园。加快推进对口支援映秀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全面启动33项“交钥匙”工程和25项“资金补助”项目,累计拨付援建资金3.3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50%

    (七)各项改革有序推行。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组成部门从37个整合到32个。第三轮行政审批改革(第三批)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1项,其中取消31项,启动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推进石龙、塘厦扩权强镇试点,下放24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制定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出台征地拆迁补偿新标准,设立并联审批中心,加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探索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投入1.33亿元补助支持承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林地生态保护任务重的村转型发展。完善激励性财政体制,提高欠发达镇超收奖励分成以厚街、黄江镇为试点,推行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分类量化考核镇街领导班子,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八)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制定实施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新接受1.39万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取消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非本市户籍借读生书杂费。出台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意见,全面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待遇问题。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100人。市职业技术学院开班办学,规划建设职教城。加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新建58个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投入使用376个,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推广使用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实施全省药品网上竞价限价阳光采购。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有效防控甲流疫情。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市民艺术中心、少儿图书馆建设,新建成镇村图书馆5个、博物馆7个、“农家书屋”120家,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系列文化节庆活动,“文化周末”获文化部创新奖。成功承办举办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市第七届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完成亚运会东莞分场馆改建工程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政策生育率96.75%,人口自然增长率6.31 ‰,均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以内

    (九)民生福利稳步提高。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建立“村民车间”345个,安置属地困难劳动力1.27万人。组织户籍劳动力资助性技能培训2.2万人次、新莞人技能提升培训4.5万人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3万个,比上年增长48.5%城镇登记失业率1.7%,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以内。成立37个新型社区,解决人才入户难问题。社会保障稳步发展,全市总参保2082.03人次,较上年底增长26.4%;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0.87万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536.57万人。两次提高医疗保险待遇,增加生育医疗待遇,将大中专学生全部纳入医保范围。扶持培育5家专业社工机构,购买172个社工服务岗位,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600/人月,制定对特殊困难户分类增发救助金办法。解决2658户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完成年度目标的133%。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45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61元,增长6%

    (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市在用各类监控摄像头12.8万个,建成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22个,新建平安社区200个,接报违法犯罪宗数下降4.3%,刑事案件破案宗数增长60.4%,群体性事件和受理群众信访总量分别下降44%39.4%,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完善粮油应急保障制度,建成38个食品安全样板市场。成立市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有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深入推进“禁摩”和消防等专项治理,大力查处酒后驾驶等违章行为,全市发生各类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4%7.3%。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筹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划定21个应急避险场所,开展指挥平台、预案管理试点及应急演练。

    过去一年,我市在困难中调整奋进,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保持了和谐稳定,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带领全市人民团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精心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及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影响,也面临自身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结构调整步伐仍需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基层收支压力有所增大,企业经营仍较困难,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转型、在更长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今年整体发展环境将好于上年,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困境,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但经济增长全面恢复仍需较长一段时间。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家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稳定出口、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有望得到稳固。从自身环境来看,虽然当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和内部结构调整加剧的双重压力,但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企业转型升级意识得到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而且我市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结构调整的加快发展阶段,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潜力较大,稳定出口增长仍有挖潜空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市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外贸进出口增长4%,其中外贸出口增长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单位GDP能耗下降4.4%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8.6%9.4%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确保“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扩大消费需求。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改善弱势群体家庭收入水平,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大力发展电子通讯、商贸流通、餐饮住宿、影视娱乐等服务性消费,增强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文化体育、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消费热点。继续落实好汽车、家电、农机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促进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积极举办各类商贸促销活动,大力刺激居民消费,努力提高消费需求在三大需求中的比重。加快完善消费信贷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消费市场秩序,稳定粮油、肉蛋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给及价格,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稳定出口增长。全面落实鼓励外贸出口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抢抓出口订单,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支持开拓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平台,加强与东盟经济交流合作。鼓励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完善出口300强企业外贸快速通道,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外贸出口环境。积极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各项准备,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切实保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

    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统筹组织和资助企业参加市内各类大型展会和国内重点展会,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东莞名特优产品展销活动,组建认定莞货工厂直销中心,精心组织形式各异的采购对接活动,落实与沃尔玛、香港贸发局以及阿里巴巴的框架协议,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建设通关口岸及保税物流中心,推广内销“集中申报”模式,积极组织筹备第二届外博会,增强出口型企业拓展内销市场能力。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联合,扩大销售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抢占国内市场。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深化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继续完善实施“1+26”政策,充分发挥多个10亿元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健全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落实服务企业各项制度,协调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奖励制造业纳税大户,对制造业企业和村集体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返还。清理和取消对企业的各项不合理收费,将融资担保和贴息政策延期一年,加快补办土地和房屋产权,积极组建外商和台商信用担保公司,推动首家村镇银行开业,努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22条措施,突出帮扶省百强民营企业和市50强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制造业领域和开展联合重组,推动内源型经济做大做强。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引进石化、造船、汽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引进和发展物流会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实施金融业发展规划,建设市金融商务区和松山湖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制定实施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软件动漫、现代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积极谋划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加大内外资招商力度,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支柱产业的配套缺失项目和优质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市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园、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园艺产业带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东莞”政策体系,落实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设立各类各级研发机构,承接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和研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中山大学东莞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扶持发展鞋业、模具等行业技术平台,配合组建太阳能、智能玩具等行业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散裂中子源项目动工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举办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加快建设省科技金融试点市,实施科技企业联合信贷等计划,促进风险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等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落实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支持企业争创和宣传推广名牌名标,鼓励参与制定、修订各级各类标准,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推进“无线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措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技术改造、开拓国内市场、设立地区总部等,进一步增强植根性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三资或民营企业。积极申报虎门港保税港区,促进建立“两仓功能合一”保税物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大电子审批推广应用力度,落实三方联网工作机制,推动由计划合同审批向实际合同审批转变,探索企业“一次录入、依次申报”的新模式。

    (三)继续扩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81项,年度计划投资256亿元。建成常虎高速虎门港支线一期、广深高速石鼓连接线,推进东莞轨道交通R2线、石龙火车站新站、从莞高速东莞段、LNG二期高压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东莞保税物流中心、东莞现代物流、启盈国际快件海关监管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制定优质产业项目认定标准,加速产业项目建设投产。加快推进勤上LED节能灯具、天安数码技术研发、宏威科技等高技术项目和东邦平面显示彩色偏光片、创明电池、半导体氮化镓基衬底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加强重点项目统筹协调,继续落实领导挂钩督导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减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拆迁、资金等突出问题。加强重大项目尤其是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推动项目尽快建成使用。探索推行市财政投资非经营性项目社会代建,促进建设方式多样化。

    加快各类园区建设。加快完善松山湖各项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台湾高科技园和IT研发园,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加快虎门港以物流为主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立沙岛开发步伐,积极引进精细化工和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推进东莞生态园各项基建工程,完成主要路网设施建设,着力引进生态型龙头企业。推进长安滨海新区规划报批,启动围填海工程和招商工作。积极推进环保专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规划建设。

    强力推进“三旧”改造。充分发挥“三旧”改造在扩大投资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设立专项资金,加快落实“三旧”改造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积极鼓励镇村和民间资金参与改造。加强市镇统筹规划,鼓励成片拆迁改造,加快实施镇村改造试点,启动一批改造项目,力争年内启动3万亩土地的规划改造。

    (四)狠抓节能减排任务,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监管,鼓励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扶持发展节能服务专业机构。扶持一批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和示范性项目,加快推进水煤浆应用、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和LED路灯节电改造工程的实施,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的引进,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减排奖励制度。推进城镇循环经济试点,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推动污染企业进入环保专业基地,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治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严格执行生态绿线规划,切实保护山林湿地。加快银瓶山、大岭山、大屏嶂森林公园二期、黄旗山公园和市植物园建设,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深入开展城乡环境“五整治”,加快开发城市公共绿地,规划建设生态公园、休闲公园等,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以运河综合整治为龙头的水环境治理,大力整治全市内河涌和水库,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推动全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实施供水“一体化”。继续抓好市区道路市政设施、道路照明设施的养护。全面建成34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厂,全面铺开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推进垃圾处理工程和内涝整治工程。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五)着力推动镇村发展,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落实政策资金扶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安排市财政资金49.4亿元,继续执行财政超收激励分成、公共管理支出补助、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扶持镇村加快发展。继续按一定比例分担联网公路、水利工程等基础建设费用,村际联网路补贴政策期限延长一年。继续实施欠发达镇村借贷款贴息政策,适当放宽欠发达镇贷款使用范围,引导欠发达村用好每村300700万元的扶持借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镇村建设。加强土地统筹开发,对成片土地实行规划、建设、招商“三统一”,不断完善“统筹开发、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镇村参与积极性。继续推进镇际、村际联网路建设,加快省道S256南城至虎门段、S358长安至虎门段以及中麻公路、石大公路等道路的改造工程。加快各镇街中心区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特色标志性片区,建成若干成熟社区。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扩大镇街LNG管网覆盖面。

    深化区域合作发展。落实深莞惠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近期合作重点事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界河流联合治理、发展规划编制衔接、社会管理合作等工作,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配合推进莞韶、莞惠产业转移园开发建设,积极引进省内劳动力。深化与香港、澳门、台湾在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发展,推进CEPA点,不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加快映秀镇对口援建项目建设,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512日前基本完成对口援建工作任务。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后续工作,理顺部门权责关系,合理配置行政事业编制,建立机构编制实名管理制度,优化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做好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推动行政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减少审批环节。大力完善全市统一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加快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抓好下放审批权限的行政执法工作,探索向全市镇街推广。进一步理顺市直部门派出机构与镇街政府的权责关系。试点设立镇街政府法制机构,推进镇街依法行政。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基层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行村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务服务中心、村居自治、股份公司经营“三分离”。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集体林地的权责利,逐步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探索集体经济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共公益支出和股东分红。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深化市政管理模式改革,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污水处理费和水价、天然气价等价格改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方案,坚持公益化方向,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等实现形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履行省部协议,全面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发展试点,力争在社会工作、志愿队伍建设、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新院等大中型医疗机构建设,完善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布局,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六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以防控甲型H1N1流感为重点,做好对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高中布局调整实施进度,新建扩建16所高中学校。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二期,推进理工学校、技师学院、实训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职教城。推进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办学,支持办好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落实扶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政策,清理整顿无证办学,推动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完善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艺精品工程,加快推进广电中心、市民艺术中心、工人文化宫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东八区”原创音乐创意园区和舞蹈基地等文艺创作基地建设,承办好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音乐、舞蹈类节目复赛。鼓励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大力扶持文化企业,打造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东莞篮球中心、网球中心等体育设施,积极承办第十六届亚运会举重赛事,争取在第十三届广东省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加强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规划建设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和体育训练中心,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员的合法权益。完善新莞人管理服务机制,推行居住证制度。

    (八)更加关注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城乡一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农保基金和职保基金,稳步提高农保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完善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救助制度,成立市社会福利中心,逐步建立完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规划建设镇级应急庇护中心和村级应急避灾站点。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发展“慈善超市”,稳步推进低收入困难群体粮油保障。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完成住房保障工作规划,切实解决2404户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

    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实名制劳动力资源库,完善户籍城乡劳动力统一的失业登记管理和服务制度。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和储备计划,统筹推进“创业东莞”工程、“新莞人培训工程”以及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推广以“村民车间”安置农村属地劳动力的就业模式。加强劳务合作,全力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改善交通出行。实行公交优先发展,增加公交运力投放,优化公交线路,完善核心城区公交、镇内公汽和跨镇公汽三级公交网络,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加快建设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候车亭和公共的士候客站点,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大力发展室内外公共停车场,完善交通标志,增建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方便群众出行。加强道路客运市场执法,维护运输市场秩序。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预警。全面推进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完善基层信访网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事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三小”场所、建筑、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

    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经济运行调节,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研究提出新的战略任务,描绘好我市未来的发展蓝图

    各位代表!让我们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团结一心,锐意创新,迎难而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