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4月12日在东莞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简钧钰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我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四项工程”,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势头,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增幅比预期目标高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4亿元,比上年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7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927.2亿元,增长17.8%;三次产业比例为1.0:56.5:42.5。全年财政总收入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4亿元,增长2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7亿元,增长3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增长17.2%。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37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4%。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工业总产值4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236亿元,增长34.1%。八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640亿元,增长17.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0%。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比重为56.0%,比上年下降0.77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6.5%;仪表仪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93.4亿元,增长57.5%。石龙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朗镇毛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第一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长安镇被授予“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称号。服务业利用外资有新实破,全年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4%。整合旅游资源,建成一批新景区(点),南社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1亿元,增长5.86%;全市星级酒店增加到88家。
(三)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个,新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家,组建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成为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增长22.3%,总数达247家。全市申请专利6694件,比上年增长54.8%。科技投资担保贷款金额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免检产品、著名商标68个。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11.7万人,接收本市生源应届大中专以上毕业生9908人,全市人才总量达到83.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
(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出口409亿美元,增长16.3%。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72宗,合同利用外资按旧口径金额47.5亿美元,增长15%,按新口径金额29.8亿美元,增长8.9%;实际利用外资按旧口径金额37.5亿美元,增长23.6%,按新口径金额14.68亿美元,增长51.7%(新口径不含“三来一补”,且以验资作为统计标准)。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合同利用外资金额比上年提高46.9%,新签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项目30宗,有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5个项目。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全年新注册私营个体户数9.65万户,比上年增长101.9%,总数达32.2万户。私营个体工业总产值达462.7亿元,增长27.6%;私营个体上缴工商税收55亿元,增长21.7%,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18.8%。累计有1300多家民营企业取得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其中22家进入“中国民企进出口百强”行列。全年新认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0家、省级63家,总数分别达到1100家和296家,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27.0%。
(五)园区和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松山湖全年共引进工业与研发项目11个,协议引进资金为5.3亿美元。天弘科技、生益科技、艾利和等10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虎门港港口大道与立沙岛疏港大道基本建成,有 7个码头项目获准建设,其中3个已经动工,累计合同引资108亿元。东部工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46个,合同投资总额3.3亿美元。首届泛珠三角农副产品(东莞)交易会吸引了600多家企业参展,签订购销及合作协议15.5亿元。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进展顺利。
(六)农村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1万亩,总产2万吨,完成省下达的粮食考评任务。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年有42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累计有142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有370个经济联社、1657个经济社完成股份制改造。年末村组两级总资产达9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资产负债率23%,下降0.5个百分点。支持农村地区改善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条件,帮助262个自然村新建水泥公路95.6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11个欠发达镇扶贫工业基地吸引资本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增长21%;各项税收总额24.38亿元,增长27.7%;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5.04亿元,增长35.3%。共有38个欠发达村实现脱贫。
(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图书新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学技术博物馆和玉兰大剧院等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关大厦、群艺馆主楼、会展西绿地、中心广场南段完善工程及绿色世界城市公园一期等工程完工。常虎高速、东部快速和环城路部分建成通车,四条主干路改造扩建全面完成,改造完善一批市内道路。龙大高速、西部干道、惠常高速、莞深高速三期进展顺利。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3.8公里。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2万千瓦,送电线路343.4千米。完成第四水厂二期和东城水厂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第六水厂一期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235万吨。LNG工程共新铺设天然气市政管网49.3公里。同沙旅游休闲区建设加快,五大森林公园改造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2%,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建设污水处理工程18项,总处理规模307.9万吨/日;建成垃圾处理工程3项,市区和横沥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关闭最后13家立窑水泥厂。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3.2%,生活垃圾处理率44.5%,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八)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成立镇区安全生产监督分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市财政全额供给的市级预算单位全部实现联网。全面清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并完善监管制度,推行税务协管制度。全面实行社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登记备案,建立投标人投标资格集中审查制度和建设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37项,撤并全市路桥收费站。做好国企改革的后续工作,对10户国有企业实施了改制,妥善安置企业职工895人,改制面达95%以上。基本完成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查工作,顺利完成市镇机关公务用车改革。
(九)和谐社会建设开局良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村人均纯收入9842元,增长8.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8.3亿元,比年初增长20.7%。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达962.15万人,社保基金征缴53.11亿元,增长26.21%。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1.55万人,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9.81万人。全年市核拨再就业专项补贴1851.2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1.54%。率先在全省完成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清理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困难户就业、就医、住房、子女读书等实际困难。
(十)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广场文化建设,举办“读书节”、“东莞学习论坛”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文化周末”、“都市彩虹”、“文化直播车”等文化品牌。第二批公益文化项目招商签约78个,金额6200多万元。采取公开抽签的方式分配400个网吧经营权。教育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提高村级小学教育经费包干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较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1%,普通高中高考录取人数比上年增长15.8%,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考生录取人数增长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5%。全市新增省教育强镇13个,累计达23个,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通过了省的督导验收。完善了突发性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防控体系,规范了药品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集中招标采购,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镇村运动,进一步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切实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62‰和6.02‰,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全面推进,举办了市第六届运动会和机关运动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事故指标平稳下降,社会治安趋于平稳。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十五”期间,我市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体制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绩,为“十一五”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2%,翻了1.4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6.2%,翻了1.7番;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8%,翻了1.8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2.2%,翻了2.5番;实际利用外资(旧口径)年均增长17.9%,翻了1.2番;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3%,翻了1.2番。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关心、支持和监督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等一些长期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供地、供电、供水和用工等资源约束问题仍较突出。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并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6年计划安排意见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四项工程”,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一年。
展望2006年,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总体是有利的,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保持稳定增长,新一轮产业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市扩大出口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今年是“十一五”起步之年,中央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实施,有利于鼓舞和引导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有利于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发展还将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外贸出口产生一定的压力;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仍较突出,疫情防治和抵御各种灾情的任务较重。国内区域发展格局正经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市原有的发展优势相对弱化,再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等问题没有根本性改变,我市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我市自身发展来看,“十一五”规划实施将使各方面的工作凝聚成为新规划开好头起好步的强大推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科教文卫等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和欠发达镇区等一些新增长极的有力拉动,港口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一批新开工项目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趋利避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我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2006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6%。
为顺利实现以上目标,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提出的“科学发展、稳定和谐、为民务实、提高能力”的要求,深入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着力实施“四项工程”,把自主创新作为“新东莞模式”的内核,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重点要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巩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和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以松山湖为载体,引进大型企业,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科教事业,使松山湖成为产业升级的龙头。规划虎门港立沙岛石化工业园的整体开发,适度发展石化工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加快提升现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毛织、家具、五金模具等5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造纸、精细化工等产业集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序推进产业转移,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
实施“商贸东莞”工程,落实《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资讯、旅游、会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壮大文化、体育等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市保税物流中心和大京九物流基地建设,继续办好各种名牌展会,发展会展经济。积极扶持科技、商务、信息、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中介服务水平。发展连锁经营,改造提升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农村和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商业圈、商业街。扩大居民消费,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整合旅游资源,导入形象系统工程,打造旅游精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壮大以城市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为主题的旅游业。扩大金融业开放,积极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引进战略性投资伙伴,吸引海外金融机构来莞落户。
(二)加快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两自”企业
落实“科技东莞”工程各项配套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以“两自”企业和高新产业集群为主体的市镇联动、政企协同、内外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在优势领域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松山湖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为载体,加快建设各类公共技术平台。支持建设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行业技术平台。推进专业镇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完善的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网络。落实配套扶持专项经费,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公共研发平台落户我市。
以松山湖留学人员创业园、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孵化场所以及科技企业为依托,吸引各类高层次的人才参与我市的科技创新。从融资、用地、财税和人员入户、产品进出口、行政审批服务等方面,支持“两自”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新建东莞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申报项目、863、973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粤港联合招标科技项目、产学研与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等重点项目。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维护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合法权益。
(三)促进内外源经济融合,扩大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调整利用外资结构,大力引进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资金,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来莞投资,促进现有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咨询、顾问机构,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扩展产业链条。组织好各场招商推介会,继续完善大项目洽谈跟进制度、重大项目报批专责、协调推进制度等,推进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巩固和完善各项服务制度,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工作。积极建立和完善反倾销联动系统,提高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能力。
进一步落实扩大民间资本开放领域,扶持东莞民营企业50强等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具有强大实力的本地产业集群。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建立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配套产品目录交流机制,引导和鼓励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的产业链。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交易会等,帮助民营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区域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利用地缘优势开拓东盟市场,以加工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CEPA、泛珠三角和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等区域合作。继续开展莞港联合推介与招商、联手开拓国际市场等工作。着力推进莞港物流、会展业以及金融、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业的合作。帮助外资企业开展内销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拓展,稳步建设市外产业转移园区。积极与周边地区协调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展污染防治等工作。
(四)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循环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开发、生产、示范、推广节能设备和产品。推动纺织、漂染、造纸、制革、化工、食品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再生资源和工业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程度。分类整治全市1252家重点污染企业。严格按规划布局、环保标准,建设常平、中堂、麻涌等9个环保专业基地,搬迁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行为,推广循环型消费,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推进绿色GDP综合核算。
加强资源节约和利用工作。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强化土地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违规和闲置土地清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积极争取用地指标,解决好重点项目用地。组织实施热电联产、政府机关节能等节能工程,严格控制耗能大户。继续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支持地方电厂顶峰发电,有效补充省网供电缺口。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推广建筑节能,开发利用太阳能。制定鼓励节约用水政策,合理调度,保障供水。加强用油、用气保障工作。
加大对水环境、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整治力度,整治东莞运河与流经村、镇中心区河段河涌污染。整治大气污染,全面启动脱硫工程建设,积极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推进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控制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止养殖业污染反弹。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际花园城市”,进一步搞好黄旗山城市公园、同沙生态公园以及水濂山、大岭山、大屏障等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加强自然山体保护。合理规划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生态村镇。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北王公路、石大公路改造和莞深高速石碣段、莞惠高速东莞段、环城路北环、环莞快速路一期、四环路与万道立交、五环路—广园东路连接线和同沙环湖路市政连接线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人民医院新院、广电中心、环城路—广深高速石鼓连接线、中心区消防站等项目。建成报业大厦、市委党校新校区、松山湖大学体育中心等工程。加快市域轻轨交通项目规划论证,适时启动工程建设。加快松山湖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落实签约项目建设。做好虎门港立沙岛的开发规划和申报,开工建设虎门港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油气化工码头、石化仓储、保税物流等项目。加快东部工业园建设。
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全面开工第二批20项污水处理工程和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全面启动长安、虎门、山区片、水乡片4项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工程、潲水集中处理工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加强能源、供水及水利设施建设,建设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51项,建设市第四水厂二期管道和市第六水厂一期工程。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全面完成东莞大堤达标建设,基本完成挂影洲围达标建设。
抓好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路网的改造和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商业集聚水平。加强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以规划引导市镇村三级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大力挖掘城市空间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城旧村改造,稳步启动“两拆”工程,拆旧建新,推进“城中村”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抓好交通、市政、建筑、社会治安四个专项整治,强化供水、环卫、照明、排污、绿化及城管综合执法等市政管理。建设新型文明社区,营造文明、清洁、美观的城市形象和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六)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
稳定粮食生产,扩大蔬菜、花卉、果木、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麻涌香飘四季农业园、桥头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中堂生态园等农业园区。再培育1-2家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市、镇两级农产品检测资源,建设市农业检验防疫综合大楼,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积极稳妥推进“村改居”工作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在全市农村开展“五整治一工程”,大力整治农村秩序环境。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完善村镇路网,推进村镇在产业布局、城镇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绿化等方面进行整合,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完善农民公寓建设有关配套政策,推进农民公寓建设,稳步回收改造旧村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结合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帮助41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实施通水工程。加快中心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中心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对条件成熟的村组逐步实行合并。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为欠发达镇村落实扶贫贷款、教育办学、用地收费返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专项资金,改善欠发达镇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欠发达镇大型工业项目。推进发达镇区与欠发达镇互惠互利协作。实行旧村旧厂改造与产业开发、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产业布局从散乱型向集聚型转变,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农村文教体卫和社保事业统筹力度,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逐步解决农村结构性失业问题。
(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建设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创新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发展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和政务公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非税收入收支管理,完善激励型财政体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采购时效性。全面实施公务员法。
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对经营性社会事业单位,进行公司制改造。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进一步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完善企业投资、外商投资、境外投资等项目的核准制度和备案制度,健全企业投资项目网上核准、登记备案信息系统,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积极探索市属行政公益性投资项目“代建制”。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垄断性社会资源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行业部门,健全市场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落实国有资本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实行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制和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制。完善国有集体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约束机制,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加强对国有集体资本运营各个环节的监管。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粮食、能源、土地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和安全保障体系。
(八)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加快优质学校建设工程,以东莞中学等几所重点中学为龙头,扩大办学规模,引进外地名校,建设“广东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推进松山湖大学城建设,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入,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继续推进联合办学,调整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扶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发展,积极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加大对欠发达镇教育的扶持力度,财政继续安排专款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强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均衡化办学。
继续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广场文化建设,完善东莞图书馆中心馆及镇区分馆,抓好可园、蚝岗遗址、东莞民间工艺博物馆等建设。推广“都市彩虹”广场文化活动经验,引导鼓励社会各界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不断充实完善市、镇(区)、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两所中医医院基础建设和中医科建设,发展中医药事业。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开展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工作成果。
实施“创业东莞”工程。实行推荐就业补贴、企业岗位培训补贴、技能人才奖励、村(社区)促进就业奖励等政策措施。建设“一站式”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网络。实施“万名技工培训”、“百名技师培训”、“青年创业培训”和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工程。扩大就业渠道,全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以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筹发展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补充养老保险,逐步提高低保的保障水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障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利益协调,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立欠薪防范机制和处理机制。探索创新外来员工合作医疗、规划建设廉租房、外来员工代表参政议政等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实施“平安东莞”工程。建立新的大巡警体制,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全市110、119、122“三台合一”工作,招收文职人员用于非执法岗位,从公安机关精简警力下沉到基层,完善对出租屋治安检查制度,整合社会治安资源,建立新的群防群治体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加强卫生防疫、食品安全和市场安全等重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高度重视重大自然灾害预防和减灾赈灾工作。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完善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健全粮食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承办好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建立人口计生工作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人口出生情况的监控和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家庭保险,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优化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继续落实好“十项民心工程”,认真落实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的工作。认真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相关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以“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指导,突出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划,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将是我们向“十一五”宏伟目标迈出的坚实的第一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完成今年所确定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