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大网欢迎您!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监督视窗
    东莞人大连续三年聚焦交通问题开展监督
  • 2021-12-01 16:59
  •          
  • 来源: 东莞日报
  •          
  • 发布机构:市人大
  • 【字体:   打印

    东莞人大连续三年聚焦交通问题开展监督

    创新监督实践推动综合交通品质持续提升

    (本报记者伍江 付碧强)在11月30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了关于视察我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进展情况的报告(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市政府开展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梳理,对做好品质交通千日攻坚下半篇文章提出建议。

    记者获悉,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已连续三年聚焦交通问题开展监督。结合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意见,我市交通等相关部门聚焦交通领域的堵点痛点问题持续发力,推动全市综合交通品质持续提升。

    综合交通品质持续提升

    如今开车途经八一路下元村路段,不少车主能感受到该路段路况的改善。这里曾是我市交通拥堵点之一。这两年,通过采取“货车分时限行、拓宽掉头车道”等举措,八一路-下元村路口延误时间平均减少32%。

    在今年9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我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进展情况时,视察组前往该路段实地查看,并对治理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

    类似的已完成整治的交通堵点目前全市已有5批次、117个。从报告中能看出,结合前5批堵点治理“借道左转、潮汐车道”等“短平快、微创新”经验,当前我市已启动了第6、7批60余个堵点治理。除了推进交通堵点治理,我市还通过做好“加减法”,优化品质交通供给。

    在加快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方面,近两年我市已优化城区片52条公交线路,新增19条、改造16条高频骨干线;创新“定制公交”服务,常态化运行3条通勤专线。

    在加强慢行品质补短提亮方面,已完成对全市248条路段、460公里人行道乱停车、乱开挖专项整治;推进鸿福商圈立体慢行项目、广发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慢行项目建设,我市还兼顾“静与动”,强化静态交通资源供给,完善停车管理政策措施,加强交通动态管理,以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市共新增停车位11.76万个。今年以来,全市完成配建及路外公共停车位4.86万个,15个镇街(园区)约6万个路内停车位纳入市静态交通公司统筹。

    另外,我市稳步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围绕主城区“五横六纵”交通主干道形成11条长干线绿波带和多条微绿波路网。

    人大监督赋能品质交通建设

    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9年以来,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实践,已连续3年就我市交通工作开展监督。市政府各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意见,加快推动实施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

    2019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启用专题询问这一“刚性”监督方式,以群众密切关注的交通问题为突破口,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专题询问,并推动市政府实施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这也是东莞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一次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市人大常委会交通拥堵专题询问清单中所列的19个问题,整改从点到面不断深化。其中,增强部门治堵合力、缓解学校医院周边拥堵等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逐步拓展成果;高速公路拥堵、道路交通执法等8个问题作为常态化整治事项,进一步优化改进;路网规划、轨道交通建设等5个问题取得新进展。

    结合东莞去年全面开展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20年以听取审议市政府交通综合治理专项工作报告,对我市交通领域工作持续开展监督。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续将品质交通建设作为重点监督事项,多次赴水乡、临深、滨海湾等片区,结合联系代表、建议督办和日常调研,掌握交通治理实情和群众诉求;并于今年9月开展专项视察,听取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交通拥堵专题询问清单问题整改和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形成了工作报告,并就从完善品质交通顶层设计、加快重点工程落地见效、办好交通领域民生实事、提升品质交通建设后劲等四个方面,对我市继续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提出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