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大网欢迎您!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代表工作
    心系黎民情倾人大
  • 2007-06-01 11:31
  •          
  • 来源: 虎门人大
  •          
  • 发布机构:市人大办
  • 【字体:   打印

    心系黎民情倾人大

    ——记中共东莞市虎门镇委副书记、镇人大副主席陈锦波

      虎门镇人大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了,镇委副书记、镇人大副主席陈锦波拿起电话,对方急切地说 “请找人大的负责人,我这里有问题亟待解决……”

      又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陈锦波同志稍经安排,就立即带领人大办公室的人员,出发去调研视察,为群众奔忙了。
    激浊扬清,培植希望小岛屿

      趁着天气晴朗,我们一行来到了虎门镇的太平河道,与珠江连通处,只见一大片灌木植物茂盛地生长在河道两侧,密密的树林,一直延伸向珠江口,这就是常见的红树林。略为澄碧的河水中浮动着数千平方米绿色的树冠,不时有小鱼跃出水面,河边有不少老人正悠然垂钓,不时钓起尺长大鱼;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小螃蟹在岸边湿润的泥土里进进出出,飞鸟也成为这片红树林的常客。每丛红树林之间都有相对宽阔的缝隙,看上去就像一座座绿色的小岛屿。

      陈锦波记得,几年前的这片水域,因水质受到污染,以及附近村民的恣意砍伐,曾经繁盛珍贵的红树林快速地消失,仅剩下河涌里的一小片。陈锦波心想:这些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美称的红树林如不加以保护,必将完全灭绝,取而代之的是污染物日渐沉积,河堤没有红树林的保护会垮塌,水质变差,将由此引发赤潮。有一年,他坐船从番禺南沙到虎门威远和沙角一带海面调研,看到河道上有很多死鱼,鱼类资源的枯竭,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菜篮子,而且,渔民生计景况堪虞。

      2002年,在市人大常委会评议林业局工作的会议上,陈锦波同志将太平河及珠江口东岸红树林逐渐消失的调研报告和将红树林纳入林业规划保护的建议向大会提出,市人大要求有关部门落实该项建议并认真督办,在虎门太平河道水域及珠江口东岸种植了几个品种的红树苗,才终于成就了如今我们眼前见到的赏心悦目的景象。这一片作为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除了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外,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藉着虎门海域水质有所好转,曾经在这片海域作为产卵场和索饵场,而失踪多年的国家二级保护鱼类黄唇鱼(又名白花鱼)又出现了。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陈锦波同有关部门考察后,又建议在珠江口建立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现该保护区面积686公顷,地处东起威远岛西岸、西与广州交界、南起太平水道南河口、北至太平水道北,很好地保护了这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品种。

    持之以恒,关注渔民现在时

      1971年陈锦波在原新湾渔业公社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十分关注渔民的生存状况。尽管公务繁忙,陈锦波总会亲自踏上渔船与渔民坐坐,拉拉家常,询问渔民的生计。近几年实行海洋休渔,他经常上船仔细检查,认真查看船体是否固定好,系船的缆绳是否牢实,船上的消防器材是否配置到位,能否安全使用,生活燃气用具及一切火源是否清场离船,船上用于应急灭火的备用水是否充足等。并在泊区落实治安岗亭以及船上的“三防”工作人员,对泊区所有渔船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休渔期内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在他的指挥督战下,七年来,每年两个月的休渔期无一桩意外事故发生。

      在陈锦波的记忆中,最痛心的莫过于发生在1995年的“419”风难,当时身为新湾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兼城建办主任的他亲身上阵,组织打捞被暴风掀翻渔船落水的渔民,几天下来足足晒脱了几层皮。对渔民们遗下的两孤女更是释心照顾妥善安排,直至今日仍在与社会事务办等机构给风难中的孤女提供援助,还积极动员身边干部群众捐款救助施以援手。在他的感召下,如今就连远在番禺的一个郭姓朋友,每年都会专程带上800元过来虎门交给两名孤女。令陈锦波深感欣慰的是,在众人的齐心关照下,两孤女都得以健康成长,其中一名还于去年顺利考上了中级专业学校。

      如今,渔民每况愈下的生存环境,仍时时刻刻牵扯着陈锦波的心,渔船强制报废制度的实施,海洋环境污染及捕捞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令沿海渔民的生计大受影响,部分渔民被迫陆续从捞捕业退出,面临失去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的威胁。渔村缺乏土地,渔民在陆上生存技能差,以及发展生产的资金紧缺问题,导致集体经济薄弱,渔民收入降低、居住环境差、子女读书就业难问题。

      通过虎门镇海洋渔业办在渔区的三东、新兴和渔港三个村作的调查,虎门镇新湾渔区部分专业渔民家庭,因珠江口沿海水质污染导致渔业资源枯萎,以及渔业经营的高投入低产出,而导致逐渐返贫的现象较为突出。陈锦波在今年(2005年)东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将渔区低收入渔民纳入低保范畴的建议》,该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市民政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渔民的生活保障,7月6日第009号的书面答复,将低收入的渔民低于低保标准的困难群众100%纳入低保对象,如今每个休渔期,市镇两级政府为渔民投入50多万元,解决渔民这些弱势群体在休渔期的实际困难。

    建言纳谏,为群众排忧解难

      自从在2002年5月虎门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镇人大副主席以来,陈锦波同志以身作则,带领镇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深入听取群众心声,向有关部门反映及建议,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如协助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支持民办教育及在虎门设立高考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扶持贫困村发展、支持富民公司做大品牌等的建议和意见。其中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建议被市人大合并其他镇区的建议后,提升为大会表决通过的议案。

      2004年5月20日,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视察了怀德村国兴化工厂、北栅村奎帝化工有限公司、城区好又多量贩超级商场,视察采取检查和座谈方式,检查了解安全生产责任人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各车间、仓库、商场通道等安全及消防设施。

      9月3日,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对虎门镇部分企业开展《食品卫生法》执行检查,以不打招呼方式,对东鹏饮料厂等七间食品和饮食单位进行突击检查。

      12月23日,组织虎门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对连升南路和港口大桥等虎门镇重点市政工程建设汇报,肯定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针对连升路部分地段用地遇到的一些阻滞和港口大桥资金欠缺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期早日把这两项民心工程项目建设好。

      拟写了《虎门镇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意见》,经征求代表们的意见和市人大机关的意见,又经代表大会通过,正式形成文件,发至每个代表,指导人大代表开展联系选民工作,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监督好镇政府的工作。

      2005年9至10月,陈锦波组织并带领虎门镇15名市镇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深入交警中队开展“走进交警”开展调研活动,以观察和查询方式仔细了解交警的工作情况,对虎门镇当前的交通环境和交通管理现状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为虎门镇改善交通环境,迎接第十届服装交易会作了贡献

      “人大工作要有为、有位才有威”,这是陈锦波同志的工作哲理,凭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与身体力行的工作态度,陈锦波率领的虎门镇人大办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还积极协助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市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和市对台办公室开展了多次活动,受到了好评。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连续几年,虎门镇人大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东莞市基层人大工作一等奖”,陈锦波同志去年获得“广东省民族宗教工作先进个人”,以及“广东省统战工作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展望未来,陈锦波倍感重担在肩,不敢稍有松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他深知自己的责任,肩负起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他带领镇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和对同级政府的监督,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作者:叶瑞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开普云